賞楓季大熱門城市京都,11月下旬為了紅葉湧入的國外觀光客,連續假期當地遊客,畢業旅行旺季的莘莘學子們,特別在連續假期時,京都各熱門景點的人潮擁擠度讓我恐懼三分,能夠逃多遠就有多遠的心態下,這天選擇到京都的鄰近滋賀縣走走。
面對一個陌生”滋賀”縣,感覺它距離我好遙遠,但卻有個知名度頗大的琵琶湖佔了整個縣的絕大面積,提到”琵琶湖”瞬間又讓我覺得它離我好近,因為我喜愛的日本小說作家萬城目學其”偉大的咻啦啦砰”一書就是以琵琶湖為背景,不僅小說看了連翻拍的電影我都走進電影院欣賞,這樣就可以知道我有多幻想像主角駕著白馬深臨琵琶湖的湖底中心….哈哈!!離題離題了~~
總篇提過琵琶湖像花蓮的海岸山脈一樣,把城鎮約略可分湖東及湖西兩塊,看著JR WEST PASS範圍的區塊和搭配著滋賀縣當地官方網站推薦的賞楓景點,趁著好天氣今天就先一口氣殺到琵琶湖較北的木ノ本雞足寺及石道寺賞楓吧!!
木ノ本? 真的聽都沒聽過,這兩個賞楓景點名稱更是陌生到極點,一出站馬上看見穿著背心的服務人員張羅著指引大家接續動作,買巴士票、排隊等等,只要到日本鄉下地方有特別應景的活動,鄉下動員服務接待的能力總是可以馬上切身感受,完全不用擔心,而會在這站下車的旅客似乎也全都是要前往相同的目的地
搭上巴士我們在石道會館下車,跟隨著指標前進,哇….沒走兩步路眼前的鄉下風情就開始拖住我們的腳步,清澈水溝旁的”山芋”?和民宅前掛著一個個曝曬的柿子,啊..這下完蛋了!!純樸的景物徹徹底底打中我們歐巴桑的心,但又念記著不能放著主角不管,只好催促著同伴們先把主菜吃完再來飯後甜點。
忍著不捨的心情終於來到售票口,很有良心壓根覺得只是收個清潔費,兩個寺廟此區域每人二百日幣,售票口前美麗的二重奏紅葉海報。
先經過石道寺後轉往雞足寺,看著滿滿掉落於地上的落葉,都已凋零枯黑,完全不是散落一地火紅地毯,但抬起頭來看看還掛在樹梢上的楓葉,則是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有墨綠、芥末黃、橘紅…各種顏色,這些葉脈呈現的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樣態,不是殘缺就是有蟲蛀,完全毫無光彩可言,面對地上和樹上的紅葉,試問是我們來得太早或來得太晚?我想都不是….關西賞楓多次的我,第一次看到大自然天候影響力的可怕,事實擺在眼前,讓我不得不低頭默認今年的紅葉悲劇。
雖然是偏僻鄉下的當地賞楓景點,但遊客還是不少,大家依舊走在這個應該是紅葉走廊的步道上,朝雞足寺一步步邁進,轉身回頭看著眼前此景,遠遠觀望仍可以感受到紅葉的美麗。
登上高處一旁稀落落的銀杏,同伴們也很能自得其樂的拍著照。
沒有耗費太多時間於此,我們尋另一側的小路往下而去,沒有太多的遊客在小徑上反而有種寧靜獨享的優閒感。
再度回到石道寺,同伴找了個地方小憩且享受著自己帶來輕食,而我想著山不轉路轉,紅葉既然不能當主角,就把重點看看其他地方,就這樣也練習著欣賞其他人事物的美,隨風飄盪的旗幟、掉落水池中的葉、誠心祈福的心、相依緊牽的手、童稚無瑕的孩子…,就這樣靜悄悄地我看到了我感受到了…..
緩坡下山之後眼尖的我看到不同於來時路的另一側似有著不錯的風景,打算往更山裡前進,在地工作人員也示意歡迎前去走走看看,就這樣僅有我們四人往此探險,看著遠處的樹林及那片芒花就讓人心癢,天知道我想幹嘛….是的….今年我錯過了草嶺的芒花季,在這裡可以略為一覽,當然要把握機會,而我更清楚的知道我想再一次練習….我永遠不會忘記前年(2013)在箱根仙石高原看到陽光灑落蘆葦花尖上的點點鑽石,那個光那個美那個撼動,讓我永遠不會忘記,也萬嘆當時的自己無能紀錄眼前的美,再次面對時間不同陽光斜射角度不同,點點鑽石不在了,這次紀錄的這幾張有我想要的一點點感覺….
走在這片群樹高聳林立的產業道路上,其實我心中又在想著另一本日本小說,三蒲紫苑寫的”哪啊哪啊神去村”(又是小說和電影都看過),我現在就像走在書中主要闡述的”林業”生活一般,這片叢林看得出來是有人照顧的,有計畫性的砍掉某些樹幹,書中的好多情節又在我眼前開始想像上演。
走了一段路之後我們往回朝一開始的來時路,現在可以細細品嘗飯後甜點了,歐巴桑的心態開始表露無疑,一攤攤無人販售的良心水果蔬菜,真是妙了!!沒人拉大嗓門自吹自擂說自己的瓜有多甜,但我們看見每攤都好想買,有種無聲勝有聲的感覺。
辣椒這樣賣? 弄成串像束花一樣….真是太新奇了!!默默說聲: 老闆借我們拍一下照了…
幾家趁著假期在自家後院擺的手沖咖啡、手作蛋糕…,這些手作溫度感真是很有殺傷力。
民宅的後院曬的蘿蔔、柿子,在在呈現著鄕野田園的生活,靜靜沉默卻感受到大自然豐沛的力量。
到木ノ本車站,車站一旁有個蔬果特產的賣場,要不是我們後面還有接續的行程,否則應當是一袋袋的蔬菜採購回京都作為日後的桌上餚,最終只在此買些簡便的輕食,好接續我們下一段旅程,雖然雞足寺的紅葉不能盡如人意,但這可愛純樸的小鎮,讓我們似乎又重回了三年前美山的回憶,在走過萬里路之後最終仍是簡單的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