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發生日:07.07.2018
當結束整個在文房的時間,我心想著在台北市中心竟然存在著這樣一個好地方,真希望分享給身旁喜歡閱讀的朋友們。
過去在華山藝文中心走逛時,發現”好樣”集團很有特色的餐廳,爾後在網路上發現另一處好樣文房,這個記憶一直存在於腦袋的深處,近日心血來潮這個記憶跳了出來,上網查看文房於假日的預約狀況,竟然週六有空檔,擇日不如撞日,約了好友們一起看書去。
酷夏正午突然下起傾盆大雨,站在忠孝新生捷運站前為了依約時間到達,還是冒雨前進這個身在臨沂街小巷內豪宅旁的文房。打開日式木門,倒掛著米粒碗公的吊燈,溫暖的燈光讓我從戶外的濕氣瞬間轉換到另一個空間,脫下有點濕漉漉的鞋,面對這樣的玄關,兒時搭著火車回花蓮鳳林外婆家的情境全部湧現,這和日式建築的外婆家一模一樣,文房負責的工作人員確認了我的身分與預約相符後,告知數分鐘之後將帶領此階段其他預約者一同導覽。
一進入文房的室內,第一個五官感受是鼻子,空氣中瀰漫著檜木的自然香氣,似乎讓人整個神經氣血都閒淡舒坦了起來,穿著襪子的雙腳踩踏在木質的地板上,乾淨整潔的地面讓人放心,而空間裡任一處的座椅,無論何種材質都讓人想好好待著。
日式建築的緣廊是一個很奇妙的空間,外頭飄著細雨,拉起窗格,讓人好想像日劇”魚乾女又怎樣”的女主角綾瀨遙一樣,在緣廊旁吃著零食、喝點啤酒那樣地放鬆,在這裡伸直了雙腿或是盤坐著閱讀,外頭雨水的滴答聲是唯一在空間裡的發聲者。
雜誌區的閱讀空間,雜誌展開成花朵盛開一般…
↓主人的閱讀室…
↓很有韻味的八角窗。
文房裡的主角來自於各方的捐贈及館方的採購,各種各樣的書籍包羅萬象,你想挑哪一本閱讀都可以。
在這個空間裡的雖然匯集了相互不認識的朋友在此共度午後時光,一同沉浸在文字的美好裡,手機終於不再出現在畫面中,只見大家安靜地閱讀,這樣的畫面像山林裡的溪流,涓涓緩緩地流入心田,雖緩慢卻蘊育著一種無聲無息隱形的力量,永遠記得花女高三導師寫在黑板上的那兩個字”潛沉”所給我們的啟示,此時這兩個字在我腦袋裡浮現了出來……
↓像高中化學實驗室裡的燒杯的燈….拍的不夠好….
↓筆、墨是書的好朋友。
免費極佳的閱讀空間之外,竟然還有中場下課時間,大家一起集中到食用區享用咖啡、茶及小甜品,邊飲用的時刻邊觀賞整棟歷史悠久的老房子,從當初的殘破不堪到留下主架構再造的整個過程。
沉浸在檜木香、書香裡,感嘆美好時光的飛逝,一本書無法閱讀完就必須離去,讓更多其他的朋友體驗,剛到達時下著大雨完全無法好好欣賞這棟老房子的外貌,離去前趁著雨歇得以從外部觀之。
整體而言文房提供這樣的環境,讓我們可以和老房子相處近兩個小時,而不是走馬看花擦身而過,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靜下心拿著書,看著鉛體字,摸著、翻著一頁頁的紙張,好好閱讀,一個午後給自己一段沉靜的時間,遠離手機遠離3C,重新和自己的心在文字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