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出遊日: 8/29, 2018 (二)
在龍華茶樓得到滋養後,繼續我們下一個旅程,走在澳門街頭我不會安分地走路,東看西看發現澳門麥當勞有自助點餐的模式,這個比我們進步,走著走著發現台灣的”一芳”出現在街頭,馬上拍下來,非常好,出國賺錢…,也發現幾乎快絕跡的BALENO成衣品牌出現在此,想想這幾年過去台灣的成衣市場多是NET、佐丹奴、HANGTEN等,現在多為Uniqlo、ZARA、H&M等,在極度多元化的台北市,以光速地的交替著各種文明產物,沒有誰是永遠的老大,光是101大樓美食街的翻店速度,我都覺得很競爭很可怕….似乎離題了…..回到澳門來…
下一個目的地盧廉若公園,先從茶文化館進入,濃黃色的牆面其實也是很好拍,只是…只是..有點快麻痺了….,哈哈…..很快地按了數個快門,留下些紀錄,畢竟現在太多回憶都需要圖片作最佳輔助員。
接著來到盧廉若公園的腹地,一整個中國風,讓視野又有了不同的刺激,短短幾天我好像去了好幾個國家,一會義大利古羅馬戰場、一會威尼斯、巴黎鐵塔,現在來到東方的中國傳統建築。
庭院裡還傳來傳統戲曲樂器聲及吟唱聲,駐足聽了會,很有登台的模樣了,在這個環境練習中國戲曲真的好適合,園區裡有一整片的蓮花池,這個園區就是最適合蓮花的存在,哪種花來都不及蓮花來的最適切。
此時悶熱的溫度下終於天降大雨了,一陣傾盆大雨讓遊客紛紛躲在簷廊邊躲雨,此時也在此地展出的攝影展好好欣賞了一番,而此時雨一時半刻似乎沒有要停歇的意思,剛好正給關心亞運羽球好手小戴和小天比賽狀況的E,有些停留的時間注意賽況。
在這裡躲雨好些時間之後,決定雨勢小些還是必須繼續撐傘接下來的旅程,我們來到塔石廣場,腹地廣大,數個政府機關群集於此,礙於雨勢只能躲在簷廊下留影,否則此處應該也是可以花上些時間好好仔細的觀賞。
接著往目標瘋婆斜巷該區腹地前進,此處屬澳門的文創區,類似台北的華山特區,生長的很有特色的大樹,整個樹幹被另一種植物披藤著,全身的綠色裝扮,在漆塗黃色的建築物上,兩兩相襯很自然融合的畫面。
此區牆面上掛了不少有關藝文活動的海報,相信在周末日好陽光的狀態下,應該會有更多的文創小攤在此活絡整個區塊,今日只見稀少撐著傘的路人甲乙丙在此穿梭。
沒想到從瘋婆斜巷一路走來很快地來到大三巴牌坊的後門,這前後門的人潮差別也太大了,讓人完全無法臆測此處竟然距離知名觀光景點如此的近距離,遊客如織與小貓兩三隻的景象差異太大,但也不失逃離爆炸人群的迅速脫離好路徑。
對於瘋婆斜巷此文創區留下很不錯的印象,下回若有機會再訪澳門,會再來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