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住在花蓮的我對於中橫天太路段(天祥~太魯閣)熟到不能再熟,可是北橫一次也沒走過,
問問George,台北長大的他居然歷史紀錄也是空白一片,好吧…這段完全陌生的路,
利用旅遊旺季的暑假前夕,來走一趟了。

週六早上自北二高由三峽交流道下,接台七乙至三民接北橫公路,而首先見到北橫的
門戶「復興橋」,第一次見到穿著紫色浪漫色彩外衣的橋樑還真是奇特,這個復興橋
現在只能讓遊客步行,大伙都將車停靠在橋頭,再下來在橋上散步且留下倩影。







復興橋的前身「拉號吊橋」,拉號在泰雅族語為「橫跨」的意思,原來的吊橋只能
供人徒步通行,所有的民間物資必須以挑夫或單車搬運,生活相當艱苦,政府便在
民國54年間開始改建,民國55年完工,並更名為「復興橋」。



而在復興橋的隔壁有一座更大、更寬的大拱橋「羅浮橋」,兩座橋樑在這片翠山
綠水間各司其職,復興橋載人,羅浮橋載車,共同肩負起橫跨大漢溪之責,也在
北橫路上相互依畏。





在復興橋橋頭有個碉堡,紫色的復興橋完全搶去了遊客的焦點,孤零零地隱身
在此,這個碉堡可是當初在戒嚴時期,政府於興建「復興橋」時,為防止外力
侵害,特於橋頭設此碉堡,派員駐守,日夜守候直至橋完工通車方撤除,現在
經過復興鄉公所的復原整修原貌,加以綠化,也列為復興鄉的古蹟之一。



就在此碉堡上的花叢間,有一支身形頗大的蝴蝶,看這模樣應該是鳳蝶類的吧,
George見他黑鴉鴉的樣子提不起興趣,但禁不住我和Jasmine的要求還是幫
我們拍下他的身影。



見到原住民的圖騰裝飾的向上階梯,就想往上瞧瞧,這裡有許多石椅子和
小舞台,活像當地民眾聚集集會的場所。







我們一家子可真會摸,光在羅浮雙橋這就耗掉一個小時,走走走…繼續前進吧!!
在北橫之星後來到北橫三橋的巴陵大橋。



注意了一下,這橋剛於去年(94)七月完工,代替了隔壁舊有的巴陵橋,
據說舊的巴陵橋進出時都得過山洞,而且路況還頗曲折,完全看不到另
一頭的來車,有了這個新的巴陵大橋縮減了行車的距離,也減少了些危險。



舊的巴陵橋。



過了巴陵大橋,在一路蜿蜒曲折的北橫(台七線)路上駛去,這條路不比
中橫好開,路窄會車要小心,真不知道在旅遊旺季,有大巴駛過時,
會塞車到甚麼樣的地步,若是身體欠佳,會暈車的朋友可能還是得準
備好塑膠袋、綠油精等,希望北橫路上的山川水色還是能盡收眼底,
別讓暈車之苦壞了旅遊的好興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rry52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