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從天成園離開後準備往雕刻之森前進,十五年前曾經來過,留下美好的印象,這次重溫還是選擇此處,在登山電車路線上的雕刻之森站下車,把行李寄放在車站的寄物櫃(後來發覺雕刻之森也有寄物櫃比較便宜),不用三分鐘就到了,入口處買票囉!!票務小姐還主動問我們是否有箱根PASS,出示Pass 門票可以優惠100日幣。
雕刻之森是一個主要以戶外展示藝術品的的園地,如果在台灣有到過金山朱銘美術館的話,很有類似的風格,既然是戶外,相對天氣變得格外重要,還是要說感謝老天爺給了我們這麼風和日麗的一天。
剛走入園區妙的是很熟悉的藝術品在眼前,果不其然是台灣藝術家洪易先生的作品在此展出。客家花布的圖案在這些雕塑品上盡情展現。
↓對雕刻之森印象最深的這個滿頭樹葉的少女。
↓P也仿她的模樣拍張照。
↓自動販賣機也穿的一身藝術感外套。
↓兩位G and P 在這裡演很大。
這個透明箱組合起來的遊戲裝置,適合孩子們在裡頭穿梭爬行。
而同伴們對透明箱旁的紅葉比較有興趣,很認真的獵影,而經過這些年來看過京都無數美麗的紅葉之後,我已被養壞對紅葉有著高標準,這些紅葉僅能遠觀。
↓順著指引方向經過一座小橋,池塘裡漂浮著紅色的裝置藝術品。
↓抬頭望見一凹凸鏡,女同伴們一起合影一張。
↓雖然紅葉細緻度無法近賞,但遠觀這亮色系的火紅、橙黃襯著較為深色系的雕塑品卻是格外美麗。
↓在這寬廣的戶外空間裡此時卻傳來較高分貝孩子們的聲音,聲源來自一外觀猶如數多個積木堆疊出來之處。
走進裡頭一瞧真是內外反差極大,外觀像沉穩的中年男人,內在卻是色彩繽紛玩興甚重的大男孩,這裡不論是孩子或是年輕朋友們都在這裡可以自己找到玩樂的方式,我們這幾個女生也在此耗盡不少體力爬上摔下的卻樂此不疲。
↓接著是雕刻之森裡頭相當著名的畢卡索室內展館,陽光將大樹的枝幹影子灑在白牆上,漂亮!!
↓裡頭不能拍照,只能在展館外先多拍幾張囉!!
接連著來到美術館的販賣區,裡頭有很多園區裡影像寫真的各種紀念品,或是剛剛在畢卡索展館內的重要作品的明信片等亦或偏像設計風格的相關T shirt、馬克杯等等,商品區這人潮較多,但另一邊的休息區就顯得空蕩許多,但我覺這個視野很棒很舒服。
走出賣場館的另一側門接連的是足湯區,最喜歡日本這類的免費足湯了,走了一天的路,只要進來泡個幾分鐘,雙腿立刻可以得到紓解,可是我的毛巾放在寄物櫃裡且看起來距離計畫中停留於此的時間已經不太足夠了,只能望梅止渴般的帶著遺憾離去。
↓眼前再次出現台灣洪易先生的作品。
迎面這棟圓柱狀建築筆直的挺立著,不走進來完全沒料想到裡頭是如此的繽紛亮麗,精細雕琢的玻璃花窗佔滿了這面牆,我們循著螺旋般的樓梯不斷往上爬至最高處。
↓自高處往下俯瞰。
↓自高處遠望眼前的視野,居高臨上的感覺有種獨世感,再一次惋惜無法將美景收納進自己的鏡頭中。
離開這棟玻璃花窗建築之後,來到的以綠草地為主,展示各個藝術雕塑品的戶外空間,這個時節有已變色的紅葉、有已凋落僅存的枯枝、有長年綠意的樹種,還有今天最賞光的大藍天,各式各樣的色彩豐富了整個園區。
兩個小時的藝術之旅走來不沉重、不枯燥、不沉悶,雖然是戶外的行程,卻感受不到步伐的疲累感,寬廣的空間讓各個藝術品能夠自在展現其獨一無二的美,一個好的景點會讓人想來第二次,雕刻之森就是這樣典型的例子,我們在此得到大大的滿足!!帶著滿滿的回憶離開囉!!